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中国园林》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165/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主题风景园林与固废管理、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生态、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文史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国际刊号:1000-6664
国内刊号:11-2165/TU
全年订价:¥ 811.2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4
复合影响因子:1.53
总发文量:3820
总被引量:45644
H指数:83
引用半衰期:5.7674
期刊他引率:0.9311
平均引文率:7.3353
  • 论国家公园的国家意识培养

    作者:陈耀华 张丽娜 刊期:2016年第07期

    国家公园作为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除了生态保护、遗迹保存、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功能以外,还应具有国家意识培养的重要功能,主要包括国家形象强化、国家历史认知、国家精神弘扬等,其中包含国家价值观、道德观等在内的国家精神弘扬尤为重要,这些精神很多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有助于人们形成共同国家意...

  •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

    作者:赵智聪 彭琳 杨锐 刊期:2016年第07期

    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定文件中对保护对象、资源品质和利用强度等方面的规定和问题。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设想:增加国家公园类型,保持原有类型,同时重新评估和调整现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对象、资源品质和利用强度。在保护对象与资源品质方面,提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应共同代表我国不同类型...

  • 论中国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地体系建设问题

    作者:束晨阳 刊期:2016年第07期

    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国家公园试点已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但对于国家公园体制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仍缺乏必要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国家公园内涵的解读,强调国家公园的精神文化功能价值,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核心是整合和优化中国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并对保护地体系结构、管理模式以及国家公园试点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思考建议。

  • 国家公园声景研究综述

    作者:许晓青 杨锐 (美)彼得·纽曼 (美)德瑞克·塔夫 刊期:2016年第07期

    以国家公园声景为研究对象。首先定义了声景的概念,简述其发展脉络。重点对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公园声景研究的发展、研究内容、规划管理、科研监测等进行了综述和评述,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特征和贡献,并对各国声景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基于中国相关保护地声景研究现状和国家公园声景特质,探讨中国国家公园潜在的声...

  • 印度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管理体制特点评述

    作者:廖凌云 杨锐 曹越 刊期:2016年第07期

    印度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以国家公园为核心区,野生生物保护区、保护预留地、社区保护地和邦立森林保护区作为缓冲区或廊道的“动态”保护地体系。随着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发展,印度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管理模式从属地管理模式转变为中央统筹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从排斥社区的“消极保护”走向联合社区的“积极保护”。同时,印度通过建立...

  • 国家公园理念的全球扩展与演化

    作者:朱里莹 徐姗 兰思仁 刊期:2016年第07期

    作为世界公认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地发展模式,国家公园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通过分析世界范围内国家公园各阶段的发展模式变型,梳理国际国家公园定义的流变,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公园定义和设置目的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有效掌握国家公园概念发展的主要规律和趋势,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 筑塘、围垦和定居——萧绍圩区圩田景观分析

    作者:郭巍 侯晓蕾 刊期:2016年第07期

    萧绍圩区是中国最古老的圩田开垦地区之一。在约2 000年的开垦中,通过由堤坝、河网、陂塘和闸堰组成的水利系统,越民将这片流动荒芜的沼泽转化为栖居富饶的圩田景观。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将萧绍圩区景观分解为一个自然、耕植和聚落系统的叠加,借此简要论述萧绍圩区圩田景观的形成过程。然后,从由海塘、河网和闸堰设施组成的圩区水利系统...

  • 传统园林文本的现代转译:园林建筑的本土探索(1945—1989年)

    作者:邱冰 张帆 刊期:2016年第07期

    分析1945—1989年中国园林建筑设计师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延续园林传统的方法,认为其本质是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并从词形、句法2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转译方法。结果表明:园林建筑实践者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倾向于“显性”的方式,将传统园林建筑外部特征与传统园林文本的表层结构融入园林建筑设计。结论认为在技术层面上,转译手法对当下的实...

  • 基于农户调查的寒地村镇公共开放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作者:袁青 于婷婷 刘通 刊期:2016年第07期

    村镇公共开放空间是农户活动的物质空间依托,是连接村镇功能体系的空间桥梁。由于长久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村镇公共空间出现空间布局失衡、功能单一、设施不合理等问题。寒地村镇受到气候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户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利用率更低,相应降低了村镇的活力。选取东三省及内蒙古北部地区的典型村镇作为研究区域,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现...

  • 基于城市更新的西方当代园林展研究——以德国、荷兰及英国为例

    作者:张诗阳 王晞月 王向荣 刊期:2016年第07期

    西方当代园林展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城市大规模的重建活动而产生。70年来,西方园林展在其城市更新的不同阶段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城市更新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当前,园林展在中国发展迅速,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在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时期这一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德国、荷兰、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园林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总结在...

  • 城市公园延长开放适宜性的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公园为例

    作者:张凯旋 董亮 刊期:2016年第07期

    面对公众日益增加的夜间休闲游憩需求,评价城市公园延长开放的适宜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公园自身属性特征、公园开放基本条件、公园开放保障条件3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构建了城市公园延长开放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上海典型公园的延长开放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公园的延长开放适宜性总体上较为适宜,社区公园的...

  • 基于视觉感知的城市儿童公园入口空间吸引力研究——以广州市区儿童公园为例

    作者:汤辉 叶瑞盈 陈锦济 刊期:2016年第07期

    儿童公园入口空间是儿童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用者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载体,对激发其愉悦感和游玩兴趣发挥着独特和关键的作用。以广州市13个儿童公园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使用人群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单因素因子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公园入口空间主题、平面结构、立面形态、空间大小、开敞度、装饰元素、标...

  • 中国传统园林中“亭踞山巅”的再认识:作用、文化与观念变迁

    作者:顾凯 刊期:2016年第07期

    无论是根据历史文献还是现有遗存,“亭踞山巅”在传统园林中非常常见,然而当代研究对此常有质疑或忽略。针对这种现象及反差,研究“亭踞山巅”旨在获得一系列的历史性认识。从大量命名及文献中可以看到,山巅之亭的作用主要是观景场所,而非被观对象。根据深入历史语境下的当代研究,山巅之亭所反映的“自然”与“人工”之间的文化内涵,是自...

  • 隋唐关中地区风景营造的本土理念与方法研究

    作者:张涛 刘晖 刊期:2016年第07期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角,以隋唐关中地区之典型风景为研究对象,探析本土特有的风景建构传统、营造理念及方法。在具体阐述了风景营造之“寻胜”“立意”“营建”“塑境”等特定举措后,提出本土风景营造之关乎“人”的“观游”价值与“感悟”价值;并进一步从关中区域视野审视风景体系的构建方法,初步总结了本土风景营造的内在机理和地域性意义...

  • 中国与日本园林的“借景”源流

    作者:周宏俊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中日园林间渊源极深,“借景”可谓显见的共通术语之一,并为《园冶》所极力推赏。介于此,考察了“借景”术语的起源以及在中日园林间的流传,具体比较了“借景”在中日古代文献中的情形以及中日近代园林研究对“借景”的阐释,发现“借景”先于《园冶》肇始并早已传入日本,但在中日古代园林中皆未见多少回响,而近代园林研究则从《园冶》中再...